进入12月以来,中国乳品行业发生了很多大事,小编对这两周时间行业情况的变化和国产奶粉扬眉吐气的强劲势头粗略盘点,截选了“未来90天奶粉市场将翻江倒海”这样一个标题,供大家参考了解。
国产乳品检验最高
12月1日,在2016中国食品发展大会上,工信部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表示,今年工业部继续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重组,婴幼儿配方乳粉前10家国产品牌的行业集中度预计将从去年的65%提高到70%。据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监管一司司长张靖透露,总局从2013年开始规定乳企必须具有自建自控奶源基地,对原辅料进行查验。目前我国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在各类食品中最高,消费信心正在逐步恢复。
看行业景气的上升
国家卫计委近期发布数据,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将超过1750万,较2015年增加新生儿数量超过100万,增长率预计在6%。业内人士表示,新生婴幼儿对奶粉需求的带动大约有6个月的滞后期,需求端拐点预计在2017年一季度出现。同时,2016年年初二胎政策放开,2017年全年二胎效应将释放,奶粉需求将进入2-3年以上向上周期。
国际奶业走出低谷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垦乳业联盟奶牛养殖专家组组长李胜利,通过对国内外奶业形势研究分析后,给出了总体判断:中国及全球奶业已经走出低谷。其实,目前已经有多个信号支撑这一“拐点论”,比如进口大包粉价格接连提升,到岸价折合原奶价已经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已接近大牧场价格;我国南方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北方企业已经存在奶源缺口;经过2-3年的调整,目前国内牧场牛群结构已经极大优化;现代牧业等奶牛养殖上市公司股价也持续反弹,等等,这些都是产业和资本市场给出的积极反馈。
中国奶业触底反弹
12月6日,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中表示,明年下半年中国奶业或将触底反弹,走向新的阶段。
媒体宣传舆论引导
李胜利认为,未来中国奶源固化率将达到70%,弹性奶源仅为30%,各大乳企在周期性波动期间抢奶将变得更加困难。在奶业春天初露端倪的时刻,李胜利建议国家应该加强复原乳标签标识的规范和抽检,同时强化乳制品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并做好消费者宣传教育。
当启赋不能叫启赋
12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文:决定近期在全国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规范和监督检查。要求该通知下发之日起3个月内,生产经营者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自查自纠,发现不合规的要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并及时向当地食药监报告。比如产品名称应真实准确,不得误导消费者;原辅料来源方面不得使用“进口奶源”“海外牧场”“生态牧场”等模糊信息;不得使用“零添加”等字样强调产品特殊性;不得明示或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和免疫力等功能等等。
不应包含下列内容:①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词语;②涉及预防、治疗、保健功能的词语;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④庸俗或者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⑤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⑥其他误导消费者的词语,如使用谐音字或形似字足以造成消费者误解的。
比如,惠氏“启赋”、圣元“优博”“优聪”、澳优“能力多”、雀巢“超级能恩”、明一“天籁宝贝”等诸多品牌,均与上述新证细则要求存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