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至美 礼敬匠心”——赏非遗之韵
西安培华学院非遗今拾实践队
和谐陕西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西安培华学院非遗今拾实践队于2018年7月9日抵达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开展“传承至美,礼敬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此次活使当代大学生更好地感知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从而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西安培华学院校团委书记蔡亮和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田建授牌
西安培华学院校党委委员、校团委书记蔡亮讲话
出席本授牌仪式的有共青团渭南市委书记赵超,西安培华学院校党委委员、校团委书记、学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蔡亮,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王旺山,副主任田建,西安培华学院校团委副书记屈先锋,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馆馆长李智敏,华山戏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人雷鸣,西安培华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屈松林,分团委书记王冰,学生干事牛雅琪和实践团队成员。仪式过程中,西安培华学院校团委书记蔡亮与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王旺山共同进行了授牌,两人台上的握手标志了西安培华学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基地在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成立。
田建副主任表示希望当代大学生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度学习,让渭南非遗文化进入大学,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蔡亮书记说到应该让更多大学生去学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华山戏法
陕西花馍
提线木偶
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展开了第一个项目:赏非遗之韵。老师傅们给我们展现了华阴老腔、合阳提线木偶、华山戏法、汉族民间面塑品陕西花馍,中国民间传统古老常见的泥塑艺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县皮影。
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学习交流
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不会被历史磨灭,而会因为历史绽放更加绚丽多彩,它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方针指引下,凸显新时代的风采。其中华阴老腔给带来的震撼尤为突出,虽然老腔是肇始于两汉的古老剧种,但是我们今天从这古老的唱腔中却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也更进一步看到了非遗绵绵传承的希望。(实习生 陈雯静)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