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讲话
北京与天津、河北等八个省区市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联动协作机制,共同打造风险防控体系,必将对全国食品安全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食品安全已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物是人们每天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目前,我国已基本解决了吃饱的问题,而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已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面对巨大的食品生产消费市场,众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现阶段的食品安全机制还十分薄弱,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监管能力相对很低,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刚刚结束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了不少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提案。
去年底,《小康》杂志调查显示,食品安全成为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民生问题。其它媒体评选的2011年度社会热点问题当中,也都涉及了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都体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今年2月,李克强同志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食品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我们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以赴地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二、北京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全国起到了重要的带头作用。北京市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坚持标本兼治、狠抓基础、强化经营,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稳步提高,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有四个方面突出特点。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人员、经费、设施等方面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制定并实施了食品安全“十二五”行动计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食品安全工作起步早,基础好。北京市较早开展了加强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较早出台了食品安全地方法规,较早建立了食品市场准入和有奖举报制度。三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公安机关食品安全案件专门侦查队伍,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政府的绩效考核。四是注重科技手段的应用。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监控中心和食品安全追溯等体系,开展了一线监管人员装备标准化建设,这些年来,北京市实体安全工作的理念是清晰的,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三、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机制,共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食品种类繁多,产量巨大,尤其在当前企业化生产和现代物流条件下,大多是农作物原料加工生产,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销售,消费终端遍及全国,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影响质量安全。因此,必须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一盘棋的理念,建立健全联动协作机制,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全方位的有效监督。
去年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食品安全联动协作机制建设,这次会上已经与八个省区市签署了食品安全联动协作机制备忘录,进一步完善检测互认,信息共享,案件协作等措施,逐步形成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追溯、风险可控制的全程监控体系。
联动协作机制的建立健全,必将进一步提高食品源头的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加快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使食品安全水平得以较大幅度的提升。
四、坚持不懈的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食品安全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做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一是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较为平稳,但是由于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形势越来越严峻。要深刻把握食品安全工作的复杂性,清醒认识食品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正确面对食品安全任务的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各项准备。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方责任。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上更为重要的工作日程,加快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以及工作体系建设;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监管基础;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切实履职尽责,严格责任追究。三是突出重点,打好食品安全攻坚战。食品安全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全部安排部署,更要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已下发了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巩固治理整顿成果,继续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各地区要认真贯彻执行,以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为目的,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落实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促使全国食品供应形势的进一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