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上世纪60年代,赵望云、石鲁等陕西画家集体在全国巡回办展,那些描绘黄土高原特色的山水画和描绘质朴陕北农民的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引起巨大轰动,被世人誉为“长安画派”。半个世纪后的2011年,16位后继者以“长安精神”为旗帜再度出征京广沪等城市,这股美术旋风再次从西安刮向全国。就此,著名画家刘文西认为——让陕西“美术重镇”实至名归。
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西安汇报展
和谐陕西网讯 2011年8月4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事业发展基金会承办的《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西安汇报展》在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隆重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前进,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一波等省市领导,及省美协名誉主席刘文西、赵振川,省美协主席王西京,省书协主席雷珍民等书画界知名人士和崔振宽、陈国勇、罗平安、张之光、郭全忠、王有政、张杲、江文湛、崔振宽等著名画家出席了开幕式。
为了办联展 刘文西放弃杭州个展
“长安画派”被称作是中国画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不仅诞生了赵望云、石鲁、何海霞、黄胄、方济众、郑乃耶、徐庶之、康师尧、刘文西、崔振宽、赵振川、江文湛、张杲等一大批在画坛上星光熠熠的名家,和名家们创作出的一大批深受人们追捧的精品。但是,近年来,“长安画派”却相对沉寂了。
这次,16位陕西画家集体联合展出,并以“长安精神”的名义在全国巡展,用作品发出了黄土地的声音,展示了陕西画家的实力。为了本次画展,著名画家刘文西放弃了原本要在杭州办的个展。刘文西郑重地鼓励大家:从“长安画派”到“黄土画派”,陕西的美术的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发挥自己的长处,让陕西“美术重镇”实至名归。
亮相京广沪 “长安精神”引轰动
从5月底到7月底,“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展”进京展和广州、上海两地巡回展,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举行。集中展出了刘文西、崔振宽、王子武、张振学、王炎林、王金岭、江文湛、王有政、张杲、徐义生、郭全忠、赵振川、张之光、罗平安、王西京、陈国勇16位名家的130余幅精品力作,展览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辐射范围之广,在全国美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斌告诉记者,这个展览在京广沪亮相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等中央领导观展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美术界的专家学者也非常关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誉;各大新闻媒体也作了重点宣传报道,可以说轰动京城、誉满学界。
形式有创新 先看解读再观展
昨日,这场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联共同主办,陕西省美协精心筹备的展览刚一开幕,潮水般的人群便涌向了展厅,一时间展厅内人流如织、摩肩接踵,众多艺术爱好者被作品的意境和气势所震撼。
记者在现场看到,共4层的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内,一、二、三层展厅里展出的不是画家的作品,而是邵大箴、贾方舟、皮道坚、鲁虹等数十位全国顶尖文艺评论家对“长安精神”的独到解读。他们认为,“长安精神”在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浪潮中吐故纳新,是一个意蕴丰富、充满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理念。陕西画家的130余幅作品,均是六尺、八尺以上的大画幅,则在展馆第4层集中亮相。
许多观众表示,这种先看解读再观展的展览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让普通人既观赏了“长安画派”精湛的艺术,又增加了大家的书画鉴赏等理论功底。记者看到,很多书画爱好者在作品前仔细品味,赞叹着画家们高超的技艺与强烈的革新精神。
学术水准高 为未来找到了方向
谈及这次画展的意义时,王西京说,这次展览不仅是“后长安画派”5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也是在强化精品意识,强化集群意识的前提下,对陕西美术中国画领域资深艺术家创作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交流与展示。他说,当前,艺术思想的空前活跃,文化语境经历着复杂深刻的变化,画家们在多元化艺术的追求中呈现出很大的风格差异。新的历史格局将伴随我们迎来新的繁荣,这是东西方相互融合渲染出的时代画卷。
昨日下午,“长安精神·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汇报展座谈会”在西安宾馆举办。刘文西、王西京、陈国勇等参展画家及评论家程征、陕西国画院院长范华等文艺界人士,对“长安精神”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展的学术水准值得肯定。王西京表示,陕西是美术资源大省,陕西美术界在沉寂多年之后,到了走出去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时候。本次巡展,既是面向全国的展示,同时也是审视自我,为看清未来、找到方向作出努力。(记者职茵 实习生 孙晓京 孙楚楚)
16位陕西当代中国画名家
刘文西,中共党员,1933年出生在浙江嵊县水竹安山村。1958年毕业后自愿到西安美院工作至今。第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文代会代表,全国美协第一届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历届全国美展中国画评委会委员。曾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市副市长等职。2003年荣获全国高教首届百位“名师”称号。现任中国美协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当代画派联谊会主席、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陕西省文联顾问、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省国画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五十余年来,刘文西一直从事繁重的教育、创作和美院的领导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他一贯坚持党的文艺方向,认真深入生活,在中国画坛上创立“黄土画派”影响全国。
崔振宽,陕西长安人,1935年生于西安。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国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时代的精神气象
崔先生五十多年的艺术历程实践了山水画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突破与成形,他的探索方式、方法和大量的成果,都对我们今天思考和认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前景有非常多的启发。崔先生在个人的情感空间里和艺术语言里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气象。 范迪安
江文湛,山东郯城人,1940年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后调入西安中国画院任副院长。现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主任,陕西省文史馆馆员等。
美的享受
读文湛先生的作品,会被一股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所吸引,同时又被一种强劲热烈而轻松欢快的具有生命力的节奏所感染。他的作品以奇特的构图、遒劲的线条、夸张的造型、明丽的色彩、欢快的旋律为当今中国花鸟画艺术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 唐勇力
赵振川,河北束鹿人,1944年生于西安。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第四届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陕西长安画派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第八、九届政协委员。多年来担任国内大型画展评委,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长安画派”后继有人
赵振川山水画最大成就是有地方特色,题材多数是大西北,选材新,而又与传统笔墨结合起来。我欣赏他的小品笔墨,尤其是西北雪景,十分率真,十分生动。统观赵振川目前的山水画作品,小品笔墨可取,大构图魄力雄强,比老一辈有所出新。我为“长安画派”后继有人称庆!张仃
王子武,陕西长安人,1936年生。196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蒋兆和等前辈的作品都是其最崇敬的老师,受益至深。出版有:《王子武画集》、《王子武画谱》。
塑造的功力
这几年令我看了震惊的人物画是王子武的作品《曹雪芹像》。
王子武的人物在于其中的深度。王子武没见过曹雪芹,我也没见过曹雪芹,但王子武对于曹雪芹形象的刻画是令我信服的。曹雪芹就应该是这样子。王子武的手艺固然好,别的画家也有的是好手艺,区别其实是在于塑造的功力。 黄永玉
王有政,山西万荣人,1941年生。1964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附中,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协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国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我的乡间小路
我偏爱农村生活,我喜欢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用最朴实、最自然的语言,传达出我对生活最深切的感受,这是我的目标。
张之光,陕西泾阳人,1944年生。1959年至1976年在西飞公司工作,1972年至1973年在西安美术学院进修。1976年至1980年在《延安画刊》任美编。1980年起任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至今历任该系花鸟教研室主任,国画系系主任等职。现为国画系教授,花鸟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陕西国画院特聘画师。
读张之光画照断想
张之光并不迷恋吴文英、张炎的格局,渴望由秀润而积健为刚,走向用黄子久的线条去写倪云林结构的浙江大师,拥抱清雄高洁的格调。江南风,八怪余韵,小桥流水,一鄂小梅,几点樱桃。疏篱小院,都是磨刀石。磨的是剑,又是心中的笔。借坡骑驴,把坡当目的是误会。 柯文辉
张振学,陕西城固人,1940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国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西安美院客座教授。
渐进中升华中国绘画必须是在渐进中的升华,画家个人探索的幅度应是宽的,纵观时空转移、潮流变幻,挚诚画家总是在艺术天地里遨游,凝聚过去的经历来铺筑个人的艺术道路,在可见的将来必然仍不懈地在既有中求突破、求创建。
张杲,山东昌邑人,1941年生于西安。字约翰,晚年号老呆子、寂寥居士、蓑鹤台上人、杏园老人等。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驻会专业画家、陕西省文化厅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1959年拜石鲁为师。1979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高研班,入李苦禅教授工作室。
迷醉的花
张杲执著于自己迷醉之中的密叶、疏枝和花影,什么是花?什么是灵魂?什么是藏匿于它们其间永久不移的秘密?这便是张杲绘画总体的精神指向。呈现心灵之镜的花影对人类思想最直接的启悟,使得张杲的绘画具有非常浓烈的哲缘意蕴。 杜爱民
相关链接:张杲美术馆(和谐陕西网艺术顾问)
罗平安,湖北黄陂人,1945年生于西安。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专部,后师从方济众先生。1981年调入陕西省国画院任创研室副主任。1985年调入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任书记处书记。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国画院画师、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顾问、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
浓郁的华章
罗平安是当代长安画派中的一员大将,也是一位代表性人物。在造型上,他以短促有力的墨线和紧劲密匝的彩线相渗相接的手法,如织锦瑟般地画出了硬朗、坚实的物象质地,也画出了浓郁热烈的生命活力。曾经以苦涩、荒凉、贫瘠为特点的西北山水意境在他的笔下换成了温醇、绚丽、辉煌的山水华章。 范迪安
王炎林 河南郑州人,1940年生。196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艺委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安市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西安中国画院艺术顾问,陕西省中国画院画家,陕西省文史馆馆员,艺委会委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首届中国《收藏界》“十位当代画家排行榜”上榜画家,曾任历届全国美展陕西评委。
血管喷出的艺术
王炎林的画,表现的是个人在社会生存中的焦虑,给出的是人类是自己的敌人和人类是自然的敌人等悲愤命题,揭示的是现世的痛处,鞭挞的是人间的荒诞。他的画,如同从血管中喷发出来的艺术,是他生命的体外部分。彭德
徐义生,陕西岐山人,1943年生。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先后担任过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任、艺术研究所所长和艺术学院院长。早年师从石鲁、何海霞两位大师,“文革”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李可染先生的研究生。
雄秀朴茂 雅颂新风徐义生的山水画,既遵循着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又有着新时代的人对自然和传统的理解。在他的创作中,充盈着真性情、真自在和真绘画精神,曾被赞者誉为“风格鲜明,功力深厚,手法多样,题材广泛,情调高雅”。崔庆忠
王西京,陕西西安人,1946年生。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政协常委、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专家”、“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泰国东方书院聘为客座教授。
人物画大手笔
画家王西京,以其五千幅高产作品,驰名中外,影响深广。在他刚健、豪放、飘逸、气势宏大、充满现代活力的画风里,蕴含着千百年深藏于西部沃土的汉唐雄风。 孙美兰
王金岭,河南新乡人,1940年生。1979年调入陕西美术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创作,任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
笔墨·意念
意境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统摄着笔墨这匹情感的烈马。笔墨的优劣,以意为准绳。运笔讲究“无往不收”,“无垂不缩”,都是在意指导下对笔味醇厚的一种追求。
郭全忠,祖籍河南,1944年生。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原陕西国画院人物画家、副院长。
乡土表现性水墨画
对于陕西的乡土表现性水墨画家来说,石鲁对悲喜冤愤的放笔直书,是将文人书愤传统推向现代表现主义的重要转折,郭全忠则将石鲁的表现精神最终引入了写实水墨人物画。刘骁纯
陈国勇,重庆丰都人,1948年生。号清瘦客、佑生。1977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山水研究生,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为西安美院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西安美院“陈国勇工作室”。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艺术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艺术鉴定顾问。
浪漫派山水
陈国勇善于画云,云成为他表达情意的重要图符。他画的山山水水总是云气弥漫,无论灵感来自黄山、终南山,还是峨眉山,一旦呈现为水墨,都被执拗地化作“巫山云雨”。 程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