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前,我在榆林清涧县调研途中参观了路遥纪念馆,参观之后很感慨,受震撼,我一直和随行的同志讨论‘路遥的意义’是什么。”在7日召开的陕西省作协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面对400多名陕西作家代表说,“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这是路遥精神的核心价值。我坚信,陕西的厚土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路遥’。”
“像牛一样劳动”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着浓厚的文学传统。诞生于此的诗经乐府传诵千古。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0多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掀起了革命文艺创作的新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先后涌现出柳青、杜鹏程、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优秀作家,创作了《创业史》《保卫延安》《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等多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享誉文坛的作品,确立了陕西作为中国文学重镇的地位。
从陕北大地上走出来的作家路遥,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创作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中《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曾说:“作家要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由于在创作中过度透支身体,路遥于1992年11月英年早逝。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说:“路遥是陕西文学的英雄。”
赵正永说:“参观了路遥纪念馆,进一步增添了我对‘文学陕军’的敬意,他身处劣境却自强奋斗,他把握时代又立于高端,这样的人生轨迹和精神特质彰显着引领社会思想的责任。”
在“平凡的世界”里实现梦想
“路遥自小家境贫寒,在农村务过农、在小学教过书,可以说没有任何背景。”赵正永对陕西作家代表说,“路遥作为一名文学青年,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懈追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创作,一个台阶一个台阶超越,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陕北的几个简陋住处,是路遥长达6年“自囚”写作《平凡的世界》的地方。他以2000多天的磨砺与艰辛,写就巨著《平凡的世界》。在路遥的作品中,那些在逆境中不懈跋涉,最终通过顽强奋斗实现人生追求的艺术形象影响了许多读者和作家。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陈忠实曾说:“路遥在创作表现普通人生形态的平凡的世界里,不仅不能容忍任何对那个世界的过去和现在、历史和现实的解释和随意性,甚至连一句一词的描绘中的矫情和娇气也绝不容忍。”
赵正永认为,路遥的人生轨迹和精神特质,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形象广为传播,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去改变命运、追寻梦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人都可能有出彩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平凡的世界”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功夫在笔外
路遥43岁就因病去世,在21年的创作生涯中,在艰苦的生活和创作条件下,他为读者奉献了数百万字的作品。赵正永说:“路遥生活学习工作的年代,正处于我国大变化、大发展和大转型时期,路遥本人的人生之路也经历过天壤之别,这对作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路遥的系列作品能够让人产生强烈共鸣,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撞击力。”
在赵正永看来,路遥用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笔触,品味时代、把握时代、立于高端、剖析社会、思考人生,他的小说反映了同时代人的生活,“很真实、很亲切。”
赵正永认为,路遥的这种笔外功夫非短期之锤炼,而是一生中不背离时代,不厌弃生活,不脱离所处的环境、土地和人民,同时又站在历史的高端,彰显引领社会思想的责任。而人们没有忘记他,正是因为他的人生、精神和作品。(记者李勇 杨一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