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
今年是文坛“陕军东征”20周年,在这一特殊节点,大队人马晋京,一番回顾交流之后,陕西文坛回荡起“再出发”之声。昨日,记者采访了几位陕西作家,“大腕”与“中坚”们纷纷就明年如何动作,各言其志、其想。有的成竹在胸,或写得成功在望,自是不怕泄露,有的正掘到了一个好题材,或琢磨出了一些新写法,尚未发表或出版,自是秘不示人。但通过浅浅的几杯水,我们也能约略感到,陕西文坛作家们正在发力,但愿,明年会是一个“丰年”。
陈忠实:写作会“更随心”
陈忠实说,首先要请大家理解的是,今年守定了一个“静”字,谢绝了很多朋友的邀请,写作上也主要以读书和思考为主,全年没有离开过西安一步,有时间了,就是看看书,有时也与朋友们见见面,同时也在整理着一些作品。明年在写作上,会更加“随心所欲”,没有一定之规,不会在题材或写法上给自己设一些限制,会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但愿能写一些东西出来吧”。
贾平凹
贾平凹:继续走走看看
贾平凹说:“今年就是走了走,看了看,把人家学习一下,那还就是不一样,很有启发”。他今年参加了好几场中外文学交流论坛,也远赴法兰克福书市,自称开了些眼界,面对明年纷至沓来的邀请,贾平凹说,文学性强的,会选择性地去参加一下。今年他还受聘成为北师大的第一位驻校作家,昨日也说,咱总不能落个空名吧,明年,适当时会去学校转一转,可能的话,跟老师同学也做些交流。明年最重要的是,手中的一部作品应该会完成,因为作品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涉及的人物比较多,不着急,再琢磨再改,以后作品的大模样出来后,再详细说。另外,对于明年上半年应邀赴台湾之行,贾平凹自言比较期待。
高建群
高建群:重心放在“影视化”
高建群说,明年自己会专门腾出几个月时间,配合几部作品的“影视化”,因为他的作品会改编成一个电视剧和两部电影。中篇小说《遥远的白房子》,央视已委托某公司写成了一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本,大约明年五、六月份开拍,计划作为2015年的央视开年大戏,高建群称会陪着到新疆去看一看场景。《统万城》已以五个版本发行了,电影筹拍研讨会之后,他在北京和香港导演张子亮深入谈了下,计划明年下半年开拍。电影《大平原》也在运作之中,编剧芦苇,导演待定。高建群说明年是他从事文学写作以来影视剧制作最集中的一年,所以他会把重心放在这上面,也是对读者和观众负责。高建群说他知道电影有独特的叙事方式,所以不会去干涉制作方,但他会把自己的意见充分说出来。另外,高建群还将把中篇旧作《遥远的白房子》扩充成一部长篇小说,已有著名出版社给他递来了橄榄枝。
红柯
红柯:会多做一些“取舍”
红柯感慨地说,今年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第30年了,也算是他一个创作上的“丰年”,共出了7本书,其中长篇小说两部,写新疆的《喀拉布风暴》,和写陕西岐山老家《百鸟朝凤》。明年如何延续这个“丰年”,红柯坦言有一定压力,但他说会迎难而上。另外,他建议作家应该向陈忠实等老先生学习,当作品没有发表或出版时,先不要声张,这是个好传统。对于最近大热的“丝绸之路”写作,红柯说他十几年之前就开始写了,从天山一直写到陕西,将来也可考虑再写写。明年会带课写作两不误,仍是一个礼拜8节课,研究生2节,本科生6节。红柯说人到中年了,各方面的体验和积累不断在增加,尤其是“再出发”研讨会后,他感到“还是要弄大东西”,目前正在做相关准备。作为休息,也会写写散文,练练笔。红柯说明年给学生带课时,除了要求背经典古文至少一百篇以外,还会继续让学生关注少数民族文学经典,从中吸取智慧,促进写作。本报记者 王锋/文 陈团结张杰王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