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陕西图书奖颁奖 陈忠实为获奖单位颁奖
2010年的最后一天,陕西省出版单位集体交出年度考评答卷,28部图书、5部电子音像获得首届陕西图书奖,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礼。
陕西图书业有精品 能出精品
首届陕西图书奖的获奖图书种类多样、题材广泛,涵盖了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古籍整理、电子音像出版物等门类,真实地展示了近三年我省出版业的整体水平和面貌。
评选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在经过30多名来自各方面有关专家的认真评审后,入围图书名单在陕西日报、西部网等媒体上进行了公示,最终评选出优秀文艺图书8部、优秀社科图书10部、优秀科技图书10部、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5部。
记者了解到,在媒体公示期间,组委会没有收到一条对入围图书的异议,却接到许多询问这些书在哪里可以买到的咨询电话。这也证明了这次评选是公正的、好书是有市场的。
《杜拉拉升职记》一年加印17次给力上榜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马上就要结束,即将进入新时代,陕西的出版业也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省内外甚至国外的作者都具有一定吸引力。
在本次参评图书中,既有大量的陕西本土作者作品,如叶广芩的《青木川》、赵庚辰、马西平的《西安鼓乐古曲谱集》等,也有大量省外作者,如于坚的《众神之河》、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等,还有美国作者雪莲的《亲历巨变》等。
这些省内外名家作品落地陕西,说明陕西出版业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出版实力和营销能力。以《杜拉拉升职记》为例,2008年1月出版后不断加印,到2009年4月已经加印17次。并被成功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同时在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为传播。这种创作并兼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模式,堪称图书出版产业之典范。
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以排比句鞭策编辑工作
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图书奖评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薛保勤在讲话中说,这次图书奖评选,是我省出版业的一次重要收获,对每个人有着重要的启示。
薛保勤用了一个排比句来总结过去的图书编辑工作,他说:这些年来,教材把我们的编辑养“懒”了,读者把编辑养“油”了,计划经济把编辑养“笨”了。在数字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编辑一定要“左手编辑、右手营销”,有一种使命感、有一种担当精神,出好书,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社会。
据悉,“陕西图书奖”是经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由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全省出版最高奖,旨在推进省内出版单位的精品生产,提高出版物品牌带动效应和从业人员的精品意识。确定每3年举办一届,今年为首届评奖。(记者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