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连日来,西安、延安等地先后举行中国秦腔优秀剧目汇演、全国优秀民间欢庆锣鼓展演等活动,用各具特色、精彩纷呈,充满民族特色的演出,以及近些年文化发展取得的成果,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喜悦,对传承文化的自信,对十九大的热切期盼。
由省文化厅等全国九个省区市文化厅局联合举办的中国秦腔优秀剧目汇演这几天正在西安举行。在为期一个月的汇演中,共有来自全国22家专业院团的24台优秀剧目参演,集中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秦腔艺术创作发展繁荣、服务人民的新成果。
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李鑫:“通过这次汇演,我们主要的目的是抢救保护挖掘整理我们的戏曲文化遗产,进一步把我们戏曲文化的遗产推广,传播传递我们陕西声音,传承好陕西的地方(传统)文化。在全国上下喜迎十九大的美好时刻,我们以这种形式,也是向我们党的十九大献文化大礼。”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喜迎十九大”慰问演出昨天在延安大剧院广场举行。演出分为“红旗向着宝塔山”“绿水青山新延安”和“金风万里中国梦”三个篇章。这些篇章以红旗和宝塔山为象征,表达人们对红色记忆的追寻和对当今美好生活的歌颂;以金秋时节的“金色”,表达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的美好情怀,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演员给老区人民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心连心”艺术团伴舞闫小玲:“作为一个广场舞爱好者平时只能在广场上跳跳舞,这次没有想到能非常荣幸参加心连心艺术团的表演,我相信在十九大召开后,我们人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人民生活水平会更上一个台阶。”
“喜迎十九大•全国优秀民间欢庆锣鼓展演活动”最近在延安洛川县热闹开演,来自陕西、广东、安徽等地的十三支锣鼓队伍用各具特色的锣鼓表演,以饱满热情喜迎十九大。“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体现着陕北高原人们的憨厚朴实,安徽寿州锣鼓兼具了南方锣鼓的舒缓柔和和北方锣鼓的高亢激昂,苗鼓则展现了湘西苗族人民丰收约会的欢乐场景,来自广东湛江的鱼鳞鼓等表演也别具一格。在洛川蹩鼓的表演中,陕北汉子们用粗犷雄健的身姿,上演了一支黄土高原狂欢曲。
安徽寿州锣鼓队王磊:“发现陕西省的变化特别大,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景色更加秀美,我希望十九大之后国家更加重视文化强国战略,因为习近平同志已经提出了文化自信,我们国家应该更多的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
洛川蹩鼓队队员李永忠:“这五年来国家对农民的扶贫力度加强了,我们农民的腰包足了,说话的底气也足了,我们感觉很幸福,对即将迎来的十九大我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我们农村和果园的投入。”
洛川蹩鼓队队员李焕民:“在我看来这五年的变化,是国家强了,洛川变了,农村富了,特别是我们上黄章村,从2015年修建了容纳200多人的广场,我希望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关注我们的民间文化活动,把我们的洛川蹩鼓和洛川苹果,通过‘一带一路’的平台带出走向世界。”(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崔刚 蔡英 洛川台 吴舒捷 井北斗 延安台 康慧 姚肖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