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经曲江新区主任办公会终审,曲江新区确定了5大类57个项目为2010年度“曲江文化产业基金”重点扶持投资项目,一次性投放总额达1亿元。
从2007年的3000万元、2008年的3800万元到2009年的1.4亿元,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基金的扶持投资额度随着文化产业发展情况逐年递增,在前十月陆续投放1亿元文化产业基金的基础上,又一次性拿出一亿元,全面扶持文化企业快速发展、集群发展,以加快国际一流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
据介绍,自1亿元文化产业基金的申报通知下发后,曲江新区共计收到来自区内的150家文化企业,共计申报项目203个,申报金额总计达7亿元。曲江新区明确基金投向五类项目,即: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重点文化企业;获批国家、省、市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重点文化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的重点文化项目;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公益性、社会效应强的公共文化项目等。
“此次得到曲江200万元的文化产业基金可谓‘雪中送炭’”西安曲江阳光天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帆说,在曲江,我们感受最深的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扶持,更重要的是“高效、信任、公开、扎实”的精神财富。西安曲江阳光天和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上市后,将成为我国网络游戏行业上市的十一家公司,也是西安市第一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民营文化企业。
此次文化基金扶持投资,也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经纬颇为感动,据介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将投资5300万元,启动西北第一个“电子书包”项目,得到200万元的专项基金后,将为西部农村中小学提供数字化优质教育内容、提速新型教育数字化综合产业的发展。
公益性、普惠性文化项目,也是本次文化基金投放的又一重要领域。其中,《西安秦腔剧本精品汇编》重大文化项目成为最大亮点,一次性得到800万元的资助。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元介绍说,“传统秦腔剧本对秦腔艺术创新繁荣具有不得替代的文化传承价值。但目前许多经典的秦腔演出剧本散落在民间,常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有的甚至已经失传。这是西安弥足珍贵的重大文化遗产,是亟需抢救的公共财富。在西安市政协主席程群力等领导的积极倡导下,西安秦腔剧院邀请20多名专家,经过近一年的整理,全面展开秦腔剧本的系统性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目前已经收集编撰了600余册。本次获得曲江文化基金800万元,将极大促进该项工作顺利推进,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文化基金对收集的秦腔剧本进行设计印刷,计划于2011年正式出版。”
作为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场馆的建设运营也是本次文化基金扶持投资的一个重要领域,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西安曲江雕塑时光博物馆、曲江富陶国际陶艺博物馆等均获扶持,显示出曲江文化产业基金向公共文化场馆的倾斜。
作为陕西省“重点在影视”战略的践行之举,电视剧《白鹿原》、《大浪淘沙》等十多个影视项目得到超过1000万元的基金扶持,尤其是民营影视企业收获颇丰。
此外,刚刚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的《手铐上的兰花花》、《拉手手》、《山丹丹红透碾子湾》等三部曲,也获得文化基金300万元。
随着数字技术的逐步成熟,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产业领域,曲江对于新兴文化产业的扶持也不遗余力,发挥出了重要的引擎作用。陕西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曲江三维实景电子地图旅游服务系统等数字文化项目得到扶持。
截至11月底,曲江新区已形成总面积10万平方米的曲江创意文化产业聚集区,累计聚集667家文化企业,涵盖会展、影视、演艺、动漫、出版、传媒、网络、美术、创意设计和广告等20多个门类,产值达到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