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孝行天下”这一组报道发表后,社会反响广泛而强烈。我们的邮箱里,每天都塞满了热情的读者写来的同期声稿件。他们对《两个母亲一个儿》中的潘中泽、轮椅上的孝子潘前满怀敬畏,而对《灵魂的救赎》中忤逆子媳的不孝之举则痛心疾首,大加挞伐。通过一封封同期声,我们与这些未曾谋面的读者作了一次次深入的交流,得到一个共识:人在家庭里最容易流露真性情。一个人惟有先从家庭开始,确保根本的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建立并遵守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这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是父母;我们人生的第一站,是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在父母的怀抱里开始的,我们在无私的父母之爱中学会了关怀,这就是孝。
从最亲近的人开始,这是每个人最根本的道德实践,孝敬父母,是我们学会爱的第一步。所以,“孝”是进入家庭生活最早的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累积的一条光芒万丈的人性准则。不懂得孝,不懂得爱,这样的生命,岂非空虚、无聊,行同走肉?
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学习道德楷模的最好方式就是从最亲近的人开始,知荣辱、促和谐,把每一个家庭都建成温馨的家园。而由这样的家园聚集而成的,不正是我们梦寐以求正在合力共建的和谐社会么?